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用“芯”守“沪” 上海半导体产业链按下重启键

发布时间:2022-05-05发布人:

用“芯”守“沪” 上海半导体产业链按下重启键



  作为半导体产业重镇,上海有66家半导体公司在列首批重点企业“白名单”。就复工复产最新进展,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了行业上市公司代表以及配套供应商获悉,部分工作人员已经获批返岗,重点物资物流有所改善,按下重启键。不过,人员到岗、换岗等配套服务等还待改善,产品交期依旧面临延长、收入确认延后等问题,部分公司一季报业绩受到影响。


  部分人员返岗


  “经过层层审批,我们有10位工程师在周末进入厂区里了。”某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首批入厂的工程师正在着手设备的前道预组装,好赶赶工期给后道生产工序交付。


  虽然上述上市公司子公司就在上海首批复工复产的“白名单”上,但工厂原来并没有配套生活设施。“因为厂区没有食堂,也洗不了澡,我们的工程师都是带着电饭锅等生活物资入厂。”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解封。


  据记者了解,在上海封控期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地主要半导体企业并未停工,人员实施闭环生产管理。业内人士此前向记者介绍,从产业链受疫情影响程度来看,设计、软件、EDA这类公司受影响程度相对有限,晶圆制造环节受影响较大。即便采取封闭式生产,还需要防控员工交叉传染风险。多家半导体封装厂、晶圆制造厂此前传出有人员感染,甚至8寸产线一度停工。


  中芯国际最新回应称,上海市发布复工复产相关指引后,中芯国际积极梳理返厂人员,并为闭环外员工办理相关手续,安排员工乘坐班车返岗。目前,部分闭环外员工已陆续进入闭环管理。据介绍,自3月18日就开始实施闭环管理,实现张江厂区和两个生活园区同步一体化闭环管理,闭环内员工总数占上海员工的60%以上。目前公司生产运营正常,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半导体硅片巨头沪硅产业介绍,公司强化了厂区内现有人员管理,保证现有生产环境安全积极排摸与联系可复工人员,结合政策进行入厂前准备,加大发掘与开展物资筹备力度,为复工人员创造生活环境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另外与客户、供应商积极沟通,确保生产物资顺利流转。


  记者问到的半导体产业相关设备维护、光电材料供应商尚处于静态管理,本地销售与业务人员尚未复工,业务基本停滞,对接半导体厂的销售验收人员多数在外地来保障交付。另有光刻机ASML上海售后技术人员透露,有的提供驻厂服务,住在工厂的员工宿舍。


  即便是大型工厂具备员工闭环生产生活的必要设施,当前疫情防控下员工换岗、身心健康等问题仍需关注。


  某头部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向记者表示,当前需要关注疫情防控带来的阶段性影响。“在员工流转方面,有一部分员工已连续在岗超过一个多月,如何保障这些员工的身体及心理健康,以及如何进行必要的人员流转等;这需要公司根据疫情政策再进行调整和努力。”


  回顾疫情伊始,中微公司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董事长尹志尧任组长,并下设疫情防控工作组,一方面,协调各种海内外途径采购防疫物资,另一方面,组织公司IT部门在极短的时间内自主开发了“员工每日健康填报系统”,定期推送公司编制的阶段性抗疫总结《战役发布》及关怀信息增强员工信心。


  在生产闭环管理期间,安集科技对位于上海浦东金桥综合保税区的生产基地实行闭环管理,还组织多项关于公司产品及相关应用的培训,在合理安排避免人员过度聚集并确保各项保护措施采取到位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培训。


  作为半导体IP授权服务企业,芯原股份开启了云办公模式,成都、南京、海口、北京的研发中心高效运转,与上海远程协同,缓解了上海疫情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在居家办公期间,公司为上海员工安排发放了生活物资补给,还筹划了书法、古琴、健身等居家线上活动和心理培训课程。


  重要物资保障力度提升


  在上海本轮疫情前,半导体行业及已经面临着物流供应紧张的“缺芯”局面,在复工复产进程中,保障重要生产物资运输通畅尤为重要。


  据中国民航报报道,4月24日,东航物流承运5.4吨光刻胶抵达浦东机场,为华虹集团提供继续生产物资。4月以来,东航物流已为华虹集团运输2批光刻胶,共8.9吨。


  对于上述消息,证券时报记者尚未联系到华虹集团核实。另有其他半导体材料、设备、检测等环节上市公司,向记者介绍了关键时刻“特别通行证”发挥了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上海也在多方联手,确保集成电路关键原料稳产保供。近期,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已配合市经委经济运行处、电子信息产业处共办理了各类通行证101张,解决运输原材料超过500多吨。上海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处会同协会向全市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发出了“商请支持保障物资运输函的特别通行证”。


  为保障物资的运输通畅,安集科技行政公关部的同事牵头,与政府部门和客户不间断地沟通,及时完成各项证件的办理,最终顺利完成货物运输并准时送达各地客户,保障供应不间断。有头部半导体材料厂商此前向记者表示,上海封控之后,企业第一时间就实施闭环管理,生产一直没有停止,保障客户出货。“货物的运输途中碰到很多挑战,好在客户没有因为我们的货物而停产。”但如果封控现状延续,还是担心物料运输将面临挑战。


  利扬芯片董事、总经理张亦锋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作为A股首家第三方专业测试厂商,公司在广东和上海工厂都获得了政府支持,封控期间上海子公司工厂也并未停工,供应商基本每周都有供货。


  据介绍,当前面向客户物流运输比较通畅,运费有所上涨。其中,晶圆厂客户的货物货值高,客户相对能接受运费上涨;相比,封装产品相比货值比较低,接受意愿低一些。


  半导体行业沉积设备供应商爱思强(AIXTRON)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依旧面临关键零部件难以到位的问题,这方面问题还没有缓解,设备交期最长到11~12个月。


  中微公司也面临类似重要零部件短缺的问题。日前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高管表示供应链缺货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变得更加严重,中微按照国际惯行做法调长了交货周期,同时加强与供应商各个层面的沟通,合作应对供应链零部件短缺问题;同时,中微公司还发挥柔性制造优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最大程度缩短制造周期,现阶段保持100%准时交货率。


  根据Susquehanna金融集团的研究,3月份半导体交货等待周期略有上升,达到26.6周新高。


  有半导体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整体而言,大型公司复工复产难度相对更大一些,需要到位的人员、物料、设备等准备更多。如果5月份能复工,预计可能最快半个月左右可恢复正常。


  一季度业绩普遍不佳


  作为周期性行业,半导体行业已经来到景气度拐点,从普涨向结构性分化转变。最新数据显示,国内集成电路产量已经出现下滑态势。


  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电子行业运行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以来,集成电路产量延续下行态势,3月当月产量降至285亿块,同比下降了5.1%。一季度,集成电路累计产量达807亿块,同比下降了4.2%,季度累计产量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


  信通院指出,我国电子制造业保持了工业和制造业领头羊地位,生产与投资增速持续远高于全国工业总体水平,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速;但集成电路等重点产品受制于需求收缩与疫情冲击,产量增速呈显著回落态势,需警惕二季度持续承压风险。


  时序上,一季度属于半导体行业传统淡季,通常多数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环比下降,但今年一些细分领域龙头上市公司业绩从增转降甚至出现亏损。一季度显示,半导体材料、设备环节业绩普遍向好,而消费电子为主的设计类企业业绩下滑严重,库存高企,现金流一季度出现恶化。


  作为图像传感器龙头,韦尔股份最新披露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55.38亿元,同比下降10.84%,净利润8.96亿元,同比下降13.9%。伴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积极调整以及主要细分市场的逐渐恢复,公司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较一季度有望实现不低于50%的增长。


  除了消费电子行业,LED行业景气度也出现拐点。晶丰明源系LED电源驱动芯片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净利润达到6.77亿元,同比增长近九倍,但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转亏1148万元,相比去年一季度6917万元大幅下降。公司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奥密克戎病毒在全球的肆虐以及在国内传播,给国内物流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活动带来一定影响。3月中开始,公司总部所处上海地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物流受限给产品销售带来一定挑战。


  行业来看,受下游LED照明制造业春节放假停工影响,占全年销量的比例相对较低。相比去年第一季度受上游晶圆产能紧张的影响,晶丰明源所处行业下游客户备货需求旺盛,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情况。


  另外,三安光电总部虽然并未在上海,但同样受到行业景气度调整以及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下降约两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约六成。


  业内人士指出,这两年行业“缺芯涨价”,有的企业有战略合作保障供应,从头到尾根本不缺货,有的环节扩产导致产能过剩,但是晶圆厂以及上游的硅片、原材料本来就紧缺,虽然消费电子需求回落,但是工业、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依旧旺盛。


  立昂微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两倍,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两倍。董秘吴能云向记者表示,受益于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控制等终端需求旺盛,预计未来3~5年半导体硅片都会保持旺盛的需求。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若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zhangkai@cgbt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