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重磅 | 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2022年行动计划出炉,瞄准第三代半导体、射频滤波器、紫外LED芯片等重点领域

发布时间:2022-03-18发布人:

重磅 | 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2022年行动计划出炉,瞄准第三代半导体、射频滤波器、紫外LED芯片等重点领域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山西省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山西省制定《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2022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力争到2022年底,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或突破2000亿元。以下为《行动计划》全文:


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2022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1+2+8”工作矩阵任务安排,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抓落实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以实施“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行动”为主旨,按照“打造基地、建设园区、集聚产业”的发展模式,以集群化、规模化、差异化为主要方向,聚焦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壮大和质量提升,着力将新材料产业打造为山西省工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2年底,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或突破2000亿元。


——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迈过行业平均水平、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双目标任务,重点推动68户企业72个优势技改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150.8亿元。力争2022年底有39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营收277亿元。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推动10户企业迈过行业平均水平,10户企业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积极指导企业新建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5个融通创新服务共享平台,突破10余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推动3-5个新材料领域中试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


——加快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力争到2022年底,全省新材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00家以上。其中,年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户,年营收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户,年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户。培育2-3户在全国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10户在国内、省内领先的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积极构建特色全产业链。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培育3-5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高品质特殊钢、铝镁合金、半导体晶体、高性能纤维、合成生物等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条。


三、重点任务


立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区三地”建设要求,强力实施集群突破、生态打造、技术攻坚、项目扶持、企业倍增、强链补链等六项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集群突破行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结合全省新材料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按照“打造基地、建设园区、集聚产业”的发展模式,实施差异化、特色化产业集群突破行动,着力推动“一群两区三圈”区域发展新布局,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中心,向北布局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整合区域资源,以阳曲产业园、中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忻州开发区、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产业园区)为核心,布局发展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合成生物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北引擎;向南加速发展综改示范区,整合(小店)唐槐园区、(晋中)潇河园区资源优势,以综改示范区、大学城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科创新城等产业园区为核心,做大做强镁合金材料、半导体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南引擎;横向带动吕梁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阳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以朔州、大同为中心,重点发展高端碳材料、煤系高岭土材料产业,打造晋北协同发展区;以临汾、运城为中心,重点发展特殊钢材料、铝镁铜合金材料产业,打造晋南协同发展区;以长治、晋城为中心,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耐火材料、碳基合成材料、半导体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打造晋东南协同发展区。


(二)实施创新生态打造行动,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为破解新材料产业创新“孤岛”、服务共性需求、强化资源共享,提升料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新材料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入对接合作。




二是继续实施新材料产业融通创新服务工程。将融通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共享服务功能,汇聚省内重点高校院所、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和优势企业的各类创新资源,为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攻关、中试生产、成果转化、产品检测、人才培养等专业化共享服务。


三是加速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多元主体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依托宝武太钢集团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银光华盛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铝山西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晋西春雷先进铜合金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晋坤矿产煤系高岭土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同新成特种石墨材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科研基础雄厚的创新研发平台,带动行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快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支持山西钢科、阳中新材、中磁尚善等优势企业,加速推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融通创新水平,为新材料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实施关键技术攻坚行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领域,着力攻关高等级镍基合金线材关键工艺技术、高铁轮轴材料关键制造技术、煤基合成高端基础油技术、耐高温耐腐蚀改性工程塑料生产技术等10余项关键共性技术,拓展新材料新产品在核工业、航空、海洋、轨道交通等下游领域的应用。支持宝武太钢等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尽快掌握薄规格超级双相不锈钢板材、高端冷轧取向硅钢产业化大批量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持银光华盛镁业、康镁科技、大同尚镁等优势企业,依托镁合金材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中北大学强强联合,攻关镁合金大型承力构件控制成形技术、航空航天/国防用高强度大尺寸复杂精密合金铸锻造技术等项关键技术,推动镁合金材料在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华阳新材料、金晖兆隆、凯赛生物等优势企业,积极引进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团队,突破PBAT、PBST(生物可降解共聚酯)万吨级产业化工艺、PBSD(聚丁二酸—癸二酸丁二酯)产业化制备等关键技术,推动工程塑料行业实现通用材料绿色化替代;支持烁科晶体、中聚晶科、高科华杰等半导体材料企业,瞄准第三代半导体、射频滤波器、紫外LED芯片等重点领域,加大关键工艺技术研发投入,加速突破6英寸碳化硅单晶制备产业化、低缺陷砷化镓晶体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先进的自主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实现核心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全面提升新材料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实施重点项目扶持行动,支撑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谋划实施一批产业带动力大、集聚效应明显、支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库,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做好项目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按期投产达效。先进金属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太钢不锈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运威新材料新建铜基新材料基地铜线杆生产线等2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260.5亿元,力争2022年底有12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营收58亿元。碳基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钢科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中科美锦年产1000吨淀粉基电容炭产业化、等23个项目建设,总投资230.6亿元,力争2022年底有13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营收53.5亿元。半导体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太原源瀚科技蓝宝石晶体生长及加工、大同锡纯半导体芯片材料等8个项目建设,总投资69.2亿元,力争2022年底有4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营收192亿元。生物基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凯赛生物4万吨癸二酸、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6万吨PBAT等1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492.8亿元,力争2022年底有3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营收12.7亿元。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华阳华豹20万吨/年绿色气凝胶涂层项目、山西蓝科途年产5亿平锂电隔膜等1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80.6亿元,力争2022年底有6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营收6.35亿元。


(五)实施企业主体倍增行动,壮大优势企业规模实力


着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主体,促进全省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做强领军企业。聚焦不锈钢、铝镁合金、高端碳纤维、生物降解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做强太钢不锈、中铝山西新材料、银光华盛镁业、山西钢科、华阳新材料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二是壮大头部企业。支持大同尚镁、中磁尚善、沁新能源、晋投玄武岩等具有行业比较优势的头部企业,通过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新建技改项目、增资扩产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培育“小巨人”企业。鼓励阳中新材、山西凝固力、中科华孚、云海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积极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六)实施全产业链培育行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为目标,重点围绕新材料领域不锈钢、铝镁合金、高端碳纤维、碳化硅半导体、合成生物等5大功能材料,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地域特色明显的本土产业链条。不锈钢产业,以宝武太钢集团为核心,依托中北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曲产业园,打造“冶炼—不锈钢—冷轧板材—深加工制品”的全产业链条,通过精准招商,引进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下游企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铝镁合金产业,以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银光华盛镁业有限公司为核心,依托长治、运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优势,打造“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铝材精深加工”“原镁—镁合金—镁铝合金板带材、铸件、挤压件—汽车、轨道交通轻量化部件、航空航天、3C关键组件”全产业链条,壮大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高端碳纤维产业,以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为核心,依托阳曲产业园,打造“丙烯腈—聚丙烯腈原丝—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或预制件—复合材料零部件—终端产品”产业链条,大力拓宽与终端用户供应商的合作渠道,推动产品在航天、航空、建筑加固、新能源等领域实现批量应用;碳化硅半导体产业,以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为核心,依托综改区唐槐园区,打造“二氧化硅提纯—碳化硅晶体晶棒晶片—高纯单晶衬底材料”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高纯碳化硅提纯技术,缩小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逐步打入高端市场;合成生物产业,以凯赛(太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依托阳曲产业园,打造“玉米加工—戊二安—生物基聚酰胺—工业丝、民用丝”“烷烃—长链二元酸—长链聚酰胺—特种尼龙—纺织纤维—服装”产业链条,吸引下游企业聚集,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机制


切实发挥“山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加强新材料产业政策、规划与科技、财税、金融、商贸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相关部门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沟通衔接,推动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评价机制,对规划落实、项目实施、政策执行、工作推进等情况进行调度、评估和修正。


(二)加强宏观政策引领


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山西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为新材料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三)完善“链主制”工作体系


新材料各产业链链主企业充分发挥作用,引导产业上下游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技术协同攻关、产品协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资金融通担保等,共用平台、共享服务、共建标准、共拓市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实现在技术研发、要素供给、供需衔接、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合作,提升本地配套率,实现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全面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四)加速产品应用推广


支持龙头企业、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科技服务机构等,建设开放共享的新材料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需深度合作对接。积极推进省级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政策落地落实,指导保险公司和企业依法合规用好支持政策,助力我省新材料新产品开拓市场。


(五)大力实施产融对接


积极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对接,引导其在服务团队、审批流程、贷款规模、授信条件、融资利率等方面给予新材料企业专项优惠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贷、诚信贷、制造业专项贷、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贷等金融产品,为新材料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六)加快人才引进培育


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建设一批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校友招商引才基地等“五大基地”。鼓励高校院所与核心企业联合培养新材料领域领军人才,强化本土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材料产业人才队伍,为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推荐活动】


以GaN、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具备禁带宽度大、临界电场高、电子饱和速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功率半导体器件、日盲紫外探测器、深紫外发光等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展现巨大的市场前景,正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争夺的焦点,国内外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产品、市场、投资均呈现较高增长态势。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具备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开关频率和更高的工作温度,在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一些重要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氮化镓电力电子器件具有更高的工作电压、更高的开关频率、更低的导通电阻等优势,并可与成本极低、技术成熟度极高的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在新一代高效率、小尺寸的电力转换与管理系统、电动机车、工业电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第三代半导体封装和模块将向着低损耗、低感量、高功率密度、高散热性能、高集成度、多功能等方向发展,未来将衍生出与硅基封装技术和产品形式不同的发展路线,先进封装材料、可靠性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提升。


封装是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芯片,以及确保电路性能和热性能等作用。采用合理的封装结构、合适的封装材料,以及先进的封装工艺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性能,确保高电压、大电流的功率器件的正常使用,并能在工作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此外,封装对于功率器件乃至整个系统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及多功能化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提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必然会对封装提出更高的要求。


4月20-21日,半导体产业网、半导体照明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合励展博览集团,在NEPCON China 2022 期间举办为期两天的“2022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封装技术产业高峰论坛”。我们将依托强大背景及产业资源,致力于先进半导体技术推广、创新应用及产业链间的合作,为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芯片面板及终端制造,上游及材料设备搭建交流协作的桥梁。大会将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封装技术最新进展,针对SiC功率器件先进封装材料及可靠性,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可靠性测试等等,邀请产学研用资多领域优势力量,探讨最新进展,促进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封装技术发展。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若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zhangkai@cgbtek.com